为您找到33个搜索结果
瀚德金融科技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国际货币研究所研究员。深耕宏观经济与科技金融投资研究、战略咨询10年,访谈考察创新公司超过1000家,出版专著3本,发表200余篇学术或投资研究论文,主持或参与政府、高校、交易所和金融机构多个重要课题研究与项目咨询。
烟草经济首席经济分析师 新华社主任编辑,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客座讲师,中国烟草总公司职工进修学院等机构兼职教师,云南省烟草行业咨询专家组联系专家,《烟草产业在云南经济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中发挥“稳定器”作用》课题组组长。从事烟草行业研究20余年,编著有《全球控烟瞭望报告》等著作,主持的《云产一、二类烟竞争力研究》课题获2009年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数十篇经济分析报告获得中央或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 首席宣言:用我的专业深度,成就你的发展高度。
郭沛源,清华大学管理学博士。商道纵横董事,商道纵横共同创办人兼总经理。作为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领域的专家,长期关注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投资的研究与发展,具有丰富的咨询、研究和培训经验,多次获邀参加有关的国际会议并发表演讲,同时,他也是多个企业社会责任奖项的评选专家。在创办商道纵横之前,曾在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等机构工作。
胡俊超,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信用领域首席分析师,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博士,新华社高级编辑职称,全国社会信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专业硕士业界导师,全国首批信用示范城市评审专家,全国工商联中国并购公会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北京市信用联合决策咨询机构专家,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策咨询专家,河南省、河北省、陕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智库专家,北京信用学会会员,撰写的多篇信用建设和营商环境领域专供中央《经济分析报告》获批示。 曾受邀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国家部委,北京市、天津市、河南省、广东省、吉林省、湖南省、陕西省、黑龙江省等省份以及宁波市、长春市、哈尔滨市、西安市、郑州市、苏州市、扬州市等城市开展信用建设专项培训,牵头推进多个省份政务诚信第三方评估及监测工作,2019至2022年连续四年采访全国两会并播发大量有影响力的信用稿件。 2020年9月,出版专著《社会信用体系“领头羊”:政务诚信理论与实践》,对政务诚信建设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总结,该著作获得中国金融出版社2020年度双十佳图书。 2020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失信约束制度构建诚信建设长效机制的指导意见》印发实施后,作为6位专家之一,对文件进行了权威解读并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官方公众号对外发布,在业内产生较大影响力。 2022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人民银行牵头起草形成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法(草案稿)》,作为特邀专家之一对草案稿提出修改完善意见。
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和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长期从事国际经济新闻信息报道,新华社终审发稿人,国际财经新闻评论员,曾任新华社驻华盛顿分社经济记者。撰写大量国际宏观经济评论、财经观察等深度分析文章。独立和合作译著多部,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这次不一样:800年金融危机史》、《力挽狂澜:保罗·沃尔克和他改变的金融世界》、《索罗斯模式:世纪危机启示录》、《纸变钱的游戏:美国债务真相》等。
中泰证券首席分析师,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第十二届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委员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首席专家 毕业于上海财经大学投资系。长期在上海市政府及国务院决策研究部门工作,负责宏观经济、产业政策和结构改革等研究工作,主持及参与中央、省部级课题超百项,撰写内参超百篇,获得中央及省部级领导批示数十次。参与出版专著15本,发表文章上百篇。并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上海流通经济研究所全球城市研究室主任,上海产业发展资金、服务业引导资金、文创资金评审专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首批委员。
新华社经济分析师,主任编辑,研究生学历,中德双硕士、法学博士学位。近年来围绕“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等重大选题,主笔撰写100余篇决策咨询报告,其中20余篇获中经社“优秀信息”,16篇获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推动有色金属、农业、数字经济等重点行业政策出台。开发“新华有色金属行业信息服务体系”,持续打造“普洱咖啡指数”“丽江芒果指数”“楚雄彝绣指数”等高原特色系列指数,为数十家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近5年作为负责人和主研人员,申报完成省级党群系统决策咨询课题、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重点课题,在《法律和社会科学》《西北民族研究》《法理》等CSSCI中文核心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新闻业务》《传播力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业务论文。兼任泰国孔敬大学“中国-湄公法律研究中心”、云南八戒数字经济研究院、昆明日报理论评论部等学术团体研究员。近3年获评新华社“新锐青年”“岗位建功能手”、中经社“优秀首席经济分析师”“营销之星”、云南分社“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入选新华社第四期“青年拔尖人才”、新华社“三个一百优秀人才”。 首席宣言:永葆好奇心志远,探求真知无禁界。
蔡凯龙,财经评论人,点石资本创始人,互联网金融千人会联合创始人。曾任联想控股旗下P2P翼龙贷副总裁,德意志银行(美国)战略科技部副总裁,担任美国休斯顿大学商学院金融系助理教授。注册金融分析师(CFA)、 金融风险管理师(FRM)、经济和计算机双硕士、厦门大学金融系博士生。
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首席投资策略师。 毕业于纽约市立大学-柏鲁克分校(Baruch College, CUNY),并取得了金融硕士学位。拥有16年财富管理从业经验,业务领域涵盖金融市场研究、投资产品和投资组合规划。 2014年,加入渣打银行,现任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首席投资策略师一职,负责投资策略与资产配置规划、面向内部和外部的市场分析和观点分享,并主导渣打数字化投顾平台的本地化开发与测试。加入渣打银行前,曾就职于多家国际性金融机构。
蔡维德,国家特聘教授,北航博导,麻省理工学院学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计算机科学专业博士,在美国明尼苏大大学和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育研究30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区块链研究中心科学顾问,天德科技首席科学家,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区块链互联网实验室主任,科技部重点项目负责人,工信部赛迪(青岛)区块链研究院名誉院长,人民创投区块链研究院专家委员会特聘专家,任多个政府和公司顾问。论文600+篇,著作8本:《互链网:未来世界的连接方式》、《智能合约:重构社会契约》等,论文引用过12000次。
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人民银行金融所博士后、复旦大学金融学博士,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不动产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统计局“百名经济学家”特邀专家,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专家委员,《中国农村金融》杂志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曾在上海市政府工作多年,先后担任宏源证券、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中信证券资产管理部研究主管,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蚂蚁金服研究院副院长,华尔街见闻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2013、2014年新财富固定收益上榜分析师,2016年第一财经年度机构首席经济学家,2017年中国软科学奖。 出版有多部学术专著,包括《再造央行4.0-新常态下的中国金融改革顶层设计》、《泡沫的终结:透视中国股市异动》、《金融新格局:资产证券化的突破与创新》、《资产证券化-变革中国金融模式》、《利率市场化-突围中国债务困局》、《解码中国城投债-地方债务与增长的再平衡》等。
开源北交所研究中心总经理。聚焦北交所市场、科技新产业和新三板研究,擅长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18年研究经验,积累策略、行业、公司丰富研究案例。曾获得新财富最佳策略分析师分析师、水晶球奖、金牛奖和第一财经最佳策略分析师。北京证监局外聘专家。 2003-2007年任职光大研究所,2007年-2022年安信证券研究中心。安信证券研究中心总经理助理,新三板北交所首席。2022年加盟开源证券,成立业内首家北交所研究中心,专注专精特精“小巨人”和细分行业隐形冠军的研究。 所获荣誉: 2016-2022年卖方水晶球奖新三板公募/总榜第一名 2016-2017年金牛奖新三板研究第一名 2015-2016年新财富最佳新三板研究机构第一名
肖立晟,经济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九方金融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主要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人民币汇率,跨境资本流动和人民币国际化。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金融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和完成多项省部级课题,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主流媒体发表财经评论多篇。
陆一帆,平安集团金融壹账通区块链业务部总经理,FiMAX区块链底层框架总架构师。是香港金管局贸易联动(eTradeConnect)贸融网络,中国海关天津试点(OCEAN)网络,广东中小企业融资平台等20个区块链项目的开发负责人。此前为IBM区块链及超级账本Hyperledger Fabric两位创始人之一及首位产品经理,同时也是Hyperledger白皮书起草人。曾任职IBM中间件CTO办公室, IBM中间件全球战略规划部,是密码学领域资深专家。
余蕊,新华社记者、经济分析师。长期致力于宏观经济和行业经济的报道和研究。采写的多篇新华社经济分析报告获得高层批示,推进了相关问题的解决,她已经撰写数十篇浏览量“百万+”的稿件,切中经济热点、民生关切,引起社会强烈反响。近年来,余蕊曾两次荣获中国经济新闻奖,五篇稿件获评新华社社级好稿,其中三篇为主要策划人和第一作者。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名誉主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兼聘教授、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多次担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特聘专家、中国金融40人论坛常务理事和特邀成员、中国银行业协会行业发展研究委员会主任、2007-2019年任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多次出席党和国家领导人主持的专家会议。 主要研究领域涉及宏观经济运行与政策、国际金融和商业银行。发表文章600余篇,出版著作18部,主持完成国家级、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30余项。《利率市场化:谁主沉浮》专著获2016年中国银行业发展研究优秀成果评选特等奖。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家。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金融政策报告》项目执行负责人。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2009-2021 年),曾兼任中欧陆家嘴国际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010-2016 年),2012-2013 年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国际金融体系中心做访问学者。2023年 3 月,担任中国金融学会理事。2021 年 12 月,担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2019 年 6 月,第二次担任北京市西城区专家顾问团成员。2017 年 10 月,担任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宏观经济和金融战略与政策,连续担任《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11-2023 年)的执行主编(副主编),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中国人民银行招标课题等 40 多项。2015-2016 年,负责和主持完成了重庆市、昆明市、北京市西城区“十三五”金融发展规划研究和上海自贸区金融改革中期评估。2017 年,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主持完成了《“十三五”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第三方评估;受商务部委托,参与完成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评估”(负责“金融开放创新”部分)。2018 年,负责完成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第三方评估。2019 年,主持完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金融支持长三角一体 化发展的意见》(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上海市政府联合发布)第三方评估。2020 年,主持完成了《重庆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方案》第三方评估。2021 年 1 月,主持完成了《“在京设立国家金融科技风险监控中心”研究报告》
周运南,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首个二级市场举牌新三板公司的个人投资者,首个成为新三板公司董事的个人投资者。2014年2月27日正式进入新三板二级市场,曾先后持有过600多家新三板公司股票,先后是100多家新三板公司的第一个二级市场外部股东,先后出现在30多家新三板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中。长期致力于新三板市场研究,率先研究过众多新三板难点问题,对众多新三板热点问题拥有独到见解,在各类财经媒体发表近500篇新三板文章。
张欢,新华社主任记者、经济分析师,毕业于复旦大学、北京大学,负责宏观经济、宏观金融调研报道。工作期间多次深入边远地区实地调查,报道当地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状况,参加数十次国际性重大战役性报道,多次担任部门前方报道组组长,屡次作为负责人,策划、统筹跨部门“急难险重”报道和调研。工作成果社会效应显著,多篇报道推动实际工作,对重大决策出台发挥参考建议作用,并荣获多项荣誉,包括新华社社级表扬稿件、国家高端智库专项奖励、新华社涉港报道表扬稿件、清新文风佳作、年度对外优秀新闻作品等,因“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报道工作获评“中国上海世博会荣誉奖”,在2019年新华社党组表彰奖励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报道工作中荣获个人表扬。
刘平安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近年在人民日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日报、证券时报和金融世界等国内主流财经媒体发表新三板和资本市场财经评论,具有独立见解。2015年著有《创新企业腾飞之翼——新三板掘金之道》,2016年主编《中国新三板发展报告(2016)》,2017年主编《中国新三板创新与发展报告(2017)》蓝皮书。